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形成自觉人格
发布时间:2017-01-23

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形成自觉人格

 

作者:宋圭武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目前,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这里笔者也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供参考。

 

什么是文化自觉?从字面上看,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悟。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也有的同志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精神启蒙。

 

这里笔者认为,文化自觉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文化自觉的主要涵义;另一方面,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形成自觉人格。这里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是文化自觉的前提,而形成自觉人格是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

 

因为文化自觉最终需要文化灵魂的自觉,而人格是文化的灵魂,所以,人格自觉体现了文化自觉的最终自觉。

 

什么是人格?在西方文化中一般主要强调个人的自我存在状态,或人的个体性的内在精神的东西,即人的个体内在精神品质。在中国的汉语中,人格一般被理解或解释为人的个体的才性、气质、品质、德性、能力等内在特征的规定性,是对这些规定性的总概或总称。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指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文化的灵魂。文化也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另外,在文化的建构和演变过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人格既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灵魂。

 

所以,笔者认为,文化自觉,既包括物质文化的自觉,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觉和精神文化的自觉,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觉,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

 

而要形成自觉人格,笔者认为,关键是在人格结构中,要培养三种主要德性:诚信、理性、敬畏。

 

德性实质就是主体的品性,其深层次体现的是主体在与客体交往时所具有的一种价值取向,所以,德性主要表现在关系中。

 

一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与社会中人的关系;一类是与自然界的关系;一类是与未知世界的关系。所以,人需要确立三种基本的德性和价值取向:一种是与社会中的人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德性和价值取向;一种是与自然界交往时应具有的基本德性和价值取向;一种是与未知世界交往时应具有的基本德性和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诚信是人与人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德性;理性是人与自然界交往是应具备的基本德性;敬畏是人与未知世界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德性。

 

诚信就是诚实和遵守诺言。对社会发展而言,诚信的意义是深远的。

 

首先,从政治角度看,诚信是立国之本。《左传》以信为国之宝。孔子也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吕氏春秋》有: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这就是说,一个社会的结构、秩序、行为规范应该真实无妄,才能使社会保持稳定;一个人的行为必须与自己的本性相符合,不能反复无常,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保证社会生活有序地进行。

 

其次,从经济角度看,讲诚信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并且也是谋利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体现了深刻的效益性。在我国古代,讲诚信历来是对良贾的一项基本要求。《周礼·地官·司市》中载:贾民禁伪而除诈。另外,《礼记·王制》中也说:布帛狄来表粗不中数,幅广不中量,不鬻市。从实际情况看,讲诚信的经济功能是多重的。第一,诚信是经济生活的润滑剂。据研究,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落后都与缺少诚信有直接相关性。第二,诚信具有简化复杂的功能。诚信通过承诺的履行,消除了风险,减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选择空间。第三,诚信本身也体现为一种资本。经济学家赫希认为,诚信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社会学家科曼也说,诚信是社会资本形式,可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第四,诚信为经济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进行最优配置提供了可能。诚信本身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这种功能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使经济资源可一定程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上立体交叉式的综合配置最优化。

 

再次,诚信也是立人之本。《春秋彀梁传》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建构中,信是最基本的,是产生其他德性的基础。没有诚信,智的作用就是反方向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没有诚信,礼就使虚伪的,就仅仅具有华丽的外观价值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体现的义也就是空的,就不会落到实处;同样,没有诚信,仁也就是虚假的,就不会有真正的仁。所以,诚信是人与社会或人与人之间交往时应具有的基本德性,离开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德性就成了奢侈品,就只能具有观赏意义。

 

对待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保持理性是人类应具备的基本德性。这里理性实质体现的就是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尊重事实的精神,就是求真的精神。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基本前提。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自然面前,如果我们不理性对待,人类受到的报复也是残酷的。当前,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经济,实质就是对这种报复的一种反思。

 

面对未知世界,保持敬畏也是人类的一种明智选择。所谓未知世界,就是尚未为人类所掌握的世界。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就像黑暗隧道中的火把,虽然在不断导引人类的前行,但照亮的部分毕竟是局部,人类整体仍处在黑暗的隧道中,仍在有限的知识中进行着无限地探索。哲学家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一书中最后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人类更多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面对不确定性世界,人类需要保持一种明智的敬畏。这里敬畏既表示一种尊敬,也表示一种畏惧,是尊敬与畏惧的一种混合。对于敬畏,东西方的许多贤哲都有过深刻论述。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熹特别强调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有两样东西最值得人类敬畏,那就是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德国现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敬畏的是世界本身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对于人类而言,敬畏未知世界,意义是深远的。首先,有利于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其核心和灵魂就是要敬畏生命。其次,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发展不能没有秩序,而敬畏是对无序行为的一种有效约束。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所以,敬畏有利于道德建设,从而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建设,最终也就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再次,保持敬畏克服了无所畏惧,也就克服了盲目性和人类的自大狂。第四,保持敬畏也克服了人类在未知世界面前一味地盲目恐惧和迷信,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弘扬了人自身的价值和理性。所以,敬畏实质也是一种平衡,是人类与未知世界之间的一种平衡,也是人类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平衡。

 

目前,要求干部树立敬畏意识,也是党和国家对干部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在20094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应干干净净干事,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程序意识和民主意识。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也强调,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当然,保持敬畏意识,不仅是对干部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对全民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国家发展,文化自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措施得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就的;但政治方面的变革总是艰难的,因为政治总是要涉及到许多深层利益的调整;而文化方面的变革将是长期的,因为文化是弥漫的,而且是内在于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

 

一般而言,文化自觉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数人启蒙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少数社会中的先进分子率先进行呼吁,针对文化中的问题,奔走呼号,著书立说。第二阶段是多数人认同阶段。这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一个结果。由于少数人不懈地努力,少数人的见解逐渐得到了社会多数人的认同和赞许。但多数人在观念上认同并不代表多数人

 
作者:宋圭武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