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丹的批评之七:扼杀正义和道义的张扬
发布时间:2010-11-21

作者:贾载明

 

于丹为了达到庇护非法利益集团的目的,总是篡改孔子话语的愿意,从而宣扬自己的邪念。其深层用心是扼杀正义和道义的张扬。

在论述一个人的勇敢的时候,于丹歪曲解读孔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几句话中的字。 并对孔子的学生子路的率性之嘲讽和批评。孔子感叹黑暗的社会环境不能实践自己的,无奈乘桴浮于海时(意思是到海外传道,于丹却歪解为泛舟江海)。孔子说他的学生只有子路有勇气跟着他漂流到海外,其他学生都没有这个勇气。据史料介绍,子路性格爽直,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子路志伉直、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子路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为了救主,不顾危险,最后惨死乱军的刀剑之下。死之前,子路系帽的带子被对方的戈给击断了,子路自语:君子死,冠不免。将帽带系好,从容赴死。我以为,子路这样的勇气非常可贵。人各有其性,各有其长,社会管理家或革命家把不同性格特征的人聚集在一起,发挥其长处,会产生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让子路这样的性格去和惊涛骇浪搏斗,造黑暗社会的反,去冲锋陷阵难道不是很好的人选吗?《三国演义》如果没有莽张飞,那段故事难道不逊色吗?孔子否定子路的,难道不值得商榷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说志伉直一句,意思是说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因为他好勇含有为民请命、伸张正义、不欺幼弱的意蕴。这样的勇敢为什么不值得推崇呢?后人十分怀念子路,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子路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子路被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子路被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这说明历史对子路是肯定的。

于丹继而对作出具体的解释:君子崇尚勇敢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什么是呢?于丹自问自答:那么这个道义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种内心的约制。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

怎样才能做到约制呢?于丹也开出了药方: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于丹说就是约制。请看,她信口开河到什么程度。既然是道义道义就是正理真理。对正理真理应当积极地去实践,怎么还要约制呢? 不仅要人们约制,还要人们在那里坐着不动搞所谓自省呢?
就是道义这个说法不错,但终极的解释就是约制不仅前后矛盾,而且错得令人讪笑。

的本义:义(義),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见《说文解字》)意思说,是一个人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这个形象和涵养要像羊一样温和、善良、美好。自古以来,羊是最美的食品。中国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这些字里都含有字。字是的组合,是最美的食品。这反映了人们对羊所具备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并把这种境界作为国人应该追求的道德品行。的繁体字也是羊字头。所以,义、美、善是同义的。应用到人的人格修养上,,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和正确合理的行为。字的根源是对事物正确道理的认识。如孔子的君子喻于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闻义不能徙和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义也,恭敬之心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中的等等,其中的都是指的正确的道理。主张施行正确的道理就是正义,就是道义。由此可见,于丹对的解释完全没有从理性出发,而是从自己的邪念出发。

自省来吗?我看是困难的。自省主要对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进行反思总结,哪些说得对做得对,哪些说得不对做得不对,错了的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纠正,对的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发扬。其侧重点是立足过去。而对把握和修养是一种理性层面的认识,所谓见义勇为,指看到应当迅速去做的事,而这件事符合正当的理。认识不到正当的理,则不可能勇为的行动。对把握和运用,在认识层面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和自我学习、修养,以期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在行为层面上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认识到了 

作者:贾载明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