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丹的批评之六:愚化善良而掩饰邪恶
发布时间:2010-11-21

                             作者:贾载明

    
让受众麻木不仁,让受众自觉抑制阳刚的血性,宣扬安贫乐道思想是于丹的手法之一。

于丹在论定幸福快乐与贫富的关系问题上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她说: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很显然,于丹这里的贫富是指的物质的占有量。也就是说,物质的占有量和幸福快乐没有关连。幸福快乐来自人的内心内心想幸福快乐,这幸福快乐就会随之而来。于丹这个幸福快乐观不过是海市蜃楼,稍有生活经历的人都会对这个麻醉性的论调嗤之以鼻。幸福与快乐相依存,快乐来源于幸福;没有幸福就没有快乐。而人要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幸福感呢?我以为最基本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身体健康,第二个是能够维持基本生存。这两个条件实际上就是一个:即人要能够活着。而一个人活着就要吃饭穿衣,就要拿钱看病。一个饿得频临死亡和无钱看病而被病魔缠身的人谈得上幸福吗?幸福快乐的基点必然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这个基本的道理于丹视而不见,装聋作哑,为的是给大众注射麻醉剂

于丹在论的时候,夸大了颜回的贫困条件。她在给安贫乐道注脚的时候首先举了孔子的学生颜回的例子: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就是说,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

    
是古代盛饭的竹器。从孔子对颜回生活状态的描述看,颜回虽然吃得很简单,住的条件也较简陋,但颜回能维持基本生存。

于丹对孔子的描述作了歪曲原意的解读。原文里没有提到少衣陋巷不一定非常破烂,有程度之分。充其量就是说颜回不追求浮华、奢侈享乐的生活而追求恬静简朴的生活。请问,孔子的学生有几个饿死了的呢?请问:真正的有知识的修道的知识分子有几个是饿死了的。如果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饿得快要死了,周围的群众难道不帮他吗?一个有坚定意志的修道者也自然是智者,一个智者会安于在那个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吗?借孔子做文章的儒者于丹为什么不向颜回学习呢?为什么迎合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庸俗潮流,干异化孔子的勾当而捞取大量的钞票呢?于丹自己不愿意受穷,为什么要向受众鼓吹安贫乐道的思想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丹是不是用左手赞扬孔子,用右手打倒孔子呢?

于丹对陶渊明的消极隐退的行为津津乐道。赞赏安于田园生活:真正的田园在哪里?它并不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而在现实生活之中。所谓小隐隐于野,而大隐隐于市。只有那些修炼不够的小隐士才会躲到这个山那个山,很做作地修座别墅;真正的大隐是不离红尘的,他可能就生活在闹市之中,每天做着跟大家毫无二致的事情,但他的心中却自有一方从容宁静的田园。

    
于丹认为陶渊明无疑是
安贫乐道的一个典型人物,他不仅构建了幻想中的《桃花园》,还虚构了一个五柳先生以自喻: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钿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第一,陶渊明是自愿过这种生活的吗?不是!他是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放弃县官不当回到的田园。可以说,是黑暗腐败的政治迫使陶渊明回归田园;第二,陶渊明能不能维持基本生存,看来是没有问题的,有田有土嘛;第三,陶渊明发扬了孔子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的消极处世思想。这种思想是孔子《论语》中的糟粕,逃避现实,回避矛盾,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谈何承担社会的道义。这与孔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慎终追远等大量语言主张的入世精神相矛盾;第四,消极隐退的行为表现了部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软弱的一面,只适宜于苟且偷生,不利于社会变革和文明的推进,不应当通过党和国家的媒体大势宣扬。

于丹阉割范仲淹的名句来论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家都知道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面的名句。于丹也加以引用,发挥一番。可是她在解释发挥的时候,只谈乐而乐,不谈忧而忧是辩证的统一。《孟子》里也有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讨论。更何况,范仲淹将放在前面,将放在后面,值得三思。没有忧虑忧患忧思忧愁这些深层的文化心理活动,那种忧国忧民建设文明优美的社稷沧桑情怀就树不起来。老百姓不忧虑国家的事情,说明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十分落后。

于丹用了大量的语言鼓吹。如: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我想,这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21世纪。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乐,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的源泉。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吧。” “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抑制心底的不快。

值得注意的是,于丹在讲一个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苦难也好,讲一个人只单纯追求快乐也好,都是无原则无条件的,只是泛泛而谈,你的心态要平和呀,你要快乐呀。什么状态的出现都有一个条件,无原则无条件的心态平和与快乐有吗?于丹自己做得到吗?当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被腐败分子肆无忌惮地侵淫的时候,你的心态平和并快乐吗?当绝大多数人比较贫困而少数人暴富的情景出现的时候,你的心态平和并快乐吗?当社会治安不稳定,甚至白天走路也要提心掉胆的时候,你的心态平和并快乐吗?

    
对于丹的批评之五:宣扬安贫乐道思想(下)

    
在上篇里,着重批评了于丹宣扬安贫乐道的话语。在这一篇里,重点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于丹安贫乐道虚幻性和虚伪性。

    
首先,我们来看,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安贫乐道的社会群体存在;或者说,在普通老百姓中,安贫乐道的有多少人呢?于丹能找出几个老百姓安贫乐道的例子呢?看来是举不出的。你于丹尽管举出了颜回和陶渊明,但这两个人都不是普通百姓。

    
现实生活中,老百姓群体里的确有一部分人还比较贫困,但这种贫困不是贫困者主观上想贫困,更不是立志要修什么
,有高洁芬芳的生活观念,而是社会环境、个人能力、人生命运等综合因素所导致的。例如,不公正的社会分配政策可以导致一部分人贫困,个人的生存能力低(没有文化,没有创造能力等)也可以导致一部分人贫困,个人命运不幸(例如疾病、灾祸等)也可以导致一部分人贫困。

    
司马迁说得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这里的,无非指物质利益和名誉。两者显然与贫困无关。我以为司马迁概括一般社会人群的心理和行为十分精当。利益和富有也有区别,一般群众并不是在那里刻意追求富有,能维持生计足以。能维持生计也不是贫困,粗茶淡饭日日需有。也就是说,对一般群众中谈安贫乐道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其客观效果有可能成为贫困有理的哲学依据。人们需要物质利益的充实,又需要精神荣誉的濡养。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需要人们昂扬拼搏、奋发图强。于丹宣扬安贫乐道不是在精神上扼杀人们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吗?

    
于丹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来支持她的
贫困论有这样一个来自西方的寓言,说有一个国王过着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日子,天下所有至极的宝物美色都给了他,他仍然不快乐。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于是派人找来了御医。御医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你必须让人在全国找到一个最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你就快乐了。国王就派大臣们分头去找,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大臣们向国王汇报说,我们没有办法拿回那件能够给您带来快乐的衬衫。国王说,怎么会这样?必须给我拿回那件衬衫!大臣们说,那个特别快乐的人是个穷光蛋,他从来就是光着膀子的,连一件衬衫都没有。

    
当然,那个国王不奉行中庸之道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太过,但如果大家都象那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可想而知,这个国家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了。不亡过灭种才怪呢!

    
所谓
安贫乐道,是说一个人并非没有能力致富,而是主观上不愿意致富。不愿意致富的原因是追求某种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的境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就是不入俗流,不同流合污,从而坚守自己纯朴、高尚的公平、公正、正义的价值观。安贫乐道一语出于《后汉书,韦彪传》,说韦彪安贫乐道,恬于进趣。我理解这里的安贫,并非是简单的安贫,消极的安贫,安贫乐道相连,目的是恬于进取 

作者:贾载明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