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奇:曼生壶——西湖人文的骄傲
发布时间:2021-11-25

曼生壶——西湖人文的骄傲

 

作者:左家奇

 

kkkk.jpg 

 

左家奇刻制/周天黎题词


 

 

5000年来,人们从大碗喝茶解渴,到捧壶品茗问禅,使紫砂壶进入到人文精神追求的一种神圣境界,文人壶便应运而生,成为品茶悟禅不可缺少的神品。“文人壶”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表达饮者澹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文寄托;表达穿越世俗的制约,以达闲雅的心境。文人壶催生了一代代制壶大师与书画大师的神交,宜兴紫砂名家从明清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到现当代顾景舟等,都注重与文人交往。明清两代,参与其间的就有董其昌、唐寅、郑板桥、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家。现当代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等海派文人的加盟,也使紫砂“壶随字画贵”,平添十分书卷气、金石味。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首推清代嘉庆年间的杭州西泠金石书画家陈曼生与他的“曼生壶”。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老曼、曼寿、曼公、别称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生活在乾隆、嘉庆六年拔贡,官维安同知。著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集》、《种榆仙馆印谱》、《桑连理馆集》等,艺名昭显,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尤以隶书结字奇崛简古,为清隶中一株奇葩。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备受阮元激赏。

 

陈曼生一生集诗书画印、信佛、褚茶于一身,处处无不印上西湖人文精神的烙印。曼生寄情于紫砂壶,融情于紫砂壶,成为中国紫砂历史上续时大彬、陈鸣远之后的第三个艺术高峰,从而也使紫砂壶成为受人推崇的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文化载体。曼生一生无不是南宋以来西湖人文精神的集大成者,这种人文精神在他的曼生壶的特色中得到一一体现。

 

曼生壶开辟了新的紫砂壶款——曼生十八式。杭州西泠八家的浙派风格,从丁敬的恢宏气度,喊出了“思离群”的胆魄,个个质朴清新、追求个性,在印坛上别开生面。受这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陈曼生以“思离群”的胆魄,续时大彬、陈鸣远之后开创了第三个艺术高峰。陈曼生不爱金银而痴迷紫砂,以在壶中寻求文人之某种精神与情感为寄托。做溧阳县令的时候,因喜好紫砂壶而结识了当时制壶高手杨彭年,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开解始了曼生十八式,从而设计创造出有鲜活生命的千古佳作——文人曼生壶,陈曼生也成为万人仰慕的古今紫砂第一人——壶之尊圣陈曼生。陈曼生所创制的紫砂壶不仅造型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曼生壶”的命名都是经过创作者精心构思而得,正如他所说“古人不我欺,我用我法,何必急索解人“。他精通三代器皿,喜收藏吉金文字。尤其西湖的人文底蕴对他产生很大影响,陈曼生把对人文的深刻理解,演绎成具有美学内涵的紫砂神品,使曼生壶造型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极富禅理;如镜瓦壶,借助铜镜器型,半瓦壶则来自汉瓦的灵感,井栏则借助生活器造型,天鸡壶与葫芦壶借助动、植物形态造型,信手拈来,千姿百态,无不灵动而有生机。

 

陈曼生开拓了印章入壶铭记的广阔领域,西泠八家的作品在当时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而西泠八家中的陈曼生又另辟蹊径。在后来由于与杨彭年合作制作了大量的紫砂壶,也就是著名的“曼生壶”,他一反前人将自己的“阿曼陀室”印在壶底,将制陶人印章移到壶盖与壶把下。陈曼生以“阿曼陀室”的壶底印章推动了整个紫砂历史的更新与发展,因此他也成为“西泠八家”中最受关注的人物,不仅让操练了一生的金石书法大放异彩,也圆了亲做文人紫砂壶之梦。中国紫砂史不会忘记一个名为“阿曼陀室”四方印章所留下的那4个价值连城的汉字,成为曼生壶的标志的文化标识。

 

陈曼生也创新了“超然物外、穿越世俗、禅佛心境”的文人壶铭文的新意境。一把小小的壶里,融会了儒、道、佛家思想的精华,融进了陈曼生一生的情感与文采。曼生沐浴于深厚的乾嘉时期的西湖人文底蕴,开文人铭壶之先河,壶铭脱尽前人俗气,正如曼生于阿曼陀室居中书一副大对联“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来描绘他品茶之心旷神怡,令人为之倾倒。

 

曼生时代,金石、篆刻等极具有文人气息,印坛呈现一派繁荣。清代中期,由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和陈豫钟、陈曼生、赵之琛、钱松8人组成的西泠八家,就是最有影响的篆刻群体,至陈曼生,浙派风格至顶峰,他书宗秦汉,利刃锐锋,极度张扬,淋漓尽致。从陈曼生的代表作“淡花浓柳钱塘”一印可领悟,无论是在壶上铭刻书法,还是铭刻山水花卉,多能看到有别双刀的西泠冲、切单刀法的浑厚金石味,体现出参差错落,绮丽高古的面貌。

 

据传,陈曼生生于浙江杭州一寻常百姓家,自小就耳闻目睹在茶的天地里,在当时的杭州,茶事盛行,因而宜兴的紫砂壶也随之在杭州大行其道。自幼钟爱紫砂壶的曼生为官之后,一见到那温雅古朴的紫砂壶,他就怦然心动、爱不释手。经常是在暮色苍茫时分,避开了官场上那种对等的接风应酬,钻进窑头小屋,与一帮身份不符的人在一起喝酒品茶,交流玩壶与制壶心得,研究壶型壶铭,大胆地开创了壶随机缘的铭刻风格。在漫长的寒夜,捧一把紫砂老壶,伴着纯香馥郁的茗茶,天高海阔、品壶论艺;醒诗魂,解酒困;添画韵,增书香。常常萌发了文人的机缘与奇想,创新了壶随机缘而铭刻的风格。曼生壶的铭刻常常是壶身、壶盖、壶把不拘一格,随心所欲,风趣生动。

 

“壶随字画灵”,数百年来曼生壶誉满天下,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所崇拜心仪,常常为一壶不惜重金。当年广东巡抚、收藏大家吴大澂,学富五车的文人,他四处托人求曼生壶而不得,感叹万分地说:“唯曼生壶令老夫心动而终难遂愿,此乃一生之憾矣。”他终于在晚年如愿得一曼生匏瓜学士壶,珍爱有加。当代著名国画家、文物收藏家唐云更是对曼生壶痴迷而传为佳话。他藏有曼生十八壶的八壶精品,其中笠荫学士壶原为画家亚明的心爱藏品,一次唐老在亚明的家中见到此壶,便念念不忘。回到上海家中后,常常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不顾年老体弱,竟然时隔不久又专程赶到南京,住在亚明的沙砚居中,只为看壶,爱不释手。如此往返于南京多次,亚明虽然自己也心爱此壶之极,但见好友唐老爱壶心切,念其年事已高,生怕他犯病出事,最终慨然相赠。唐云把毕生藏品中最具代表价值的就是八把“曼生壶”,捐献给杭州市,使具有西湖人文骄傲的曼生壶回到西子湖畔。

 

 
作者:左家奇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