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国馆"镇馆之宝"为何选中《清明上河图》
发布时间:2010-05-06

  要说中国馆镇馆之宝,自然是“会动的《清明上河图》”,纵观千年历史,为何独独选择了这件珍宝?
 
  该项目制作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展览展示事业部总监于正解释,中国馆要展现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作为古代元素部分,国宝级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很有分量,尤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当初宋代繁华的城市面貌,这与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辅相成———它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城市主题,基于中国对城市化发展的自我反思,更是中国对人类作出的新贡献……
 
  感觉如此震撼!怎么也想不到,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竟然能动起来,还如此栩栩如生。
 
  对于世博局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长孙联生来说,整个世博园早已研究无数遍,本报记者问他最难忘的展品是什么时,他几乎毫不犹豫地说道:“中国馆那幅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而这幅“百米长卷”,正是中国馆的镇馆之宝。
 
  目前,国内众多媒体纷纷报道这幅“百米长卷”,但未有一家媒体能详解其中的奥秘。本报记者多方联系上其制作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其展览展示事业部总监于正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A.百米长卷·视觉
 
  这幅“百米长卷”,已被赋予生命:
 
  白天,城里是徒步行走的人流,骑着骆驼的商队,小桥下潺潺的流水,吆着号子声的水手;
 
  夜晚,夜市上是忙碌的小商小贩,屋里准备歇息的夫妻,小酒馆里传出的猜拳声……
 
  《清明上河图》 被“激活”了
 
  很难用文字表述这幅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在这幅“百米长卷”上,它已被赋予了生命:白天,城里是徒步行走的人流,骑着骆驼的商队,小桥下潺潺的流水,吆着号子声的水手;夜晚,夜市上是忙碌的小商小贩,屋里准备歇息的夫妻,小酒馆里传出的猜拳声……
 
  而最难得的是,每个局部的细节都在讲述一个市井小民的普通故事。很多游客及官员不止一次地说,行走在这条“百米长卷”下,犹如回到古代一般。
 
  于正告诉本报记者,这幅“百米长卷”以宋代张择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为创作依据。数百棵树和建筑严格按照原创制作,长卷有128米长、6.5米高;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2分钟表现白天的开封城,2分钟表现夜晚,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有377人……
 
  于正说,张择端版原画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百米长卷”按长度来算放大了近30倍,按面积来算放大了约700倍,整幅屏幕有832平方米。
 
  选择张择端版 胜在历史最悠久
 
  “当时拿到设计要求时,我们都懵了!太过抽象。”于正回忆两年之前,启动这一项目时说。
 
  他记得,当初官方并没有明确要拿《清明上河图》作动画来展示。当时,在面向全球征集中国馆展示概念方面,有40个来自海内外的团队去参加,后来出现17个方案,碰巧的是在这17个方案里面,超过了一半的方案选择把《清明上河图》作为素材之一,纳入到中国馆展演的方面去,“当然我们也是其中之一”。
 
  那么,为何会不约而同地选中《清明上河图》?于正解释,中国馆要展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而在古代部分,大家一直在寻找元素,国宝级的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是很有分量的,同时它反映了当初宋代繁华的城市面貌,与本次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符。
 
  问题是,《清明上河图》有多个版本———宋代张择端版的、明代仇英版的、乾隆元年5位画师版的。
 
  “最终选择张择端版,是因为它历史最悠久。”于正说,它虽尺度不是最长,也不是最大,颜色也不是最鲜艳的,但它是最精彩的。“它把人物及整个街市组织得非常好,它在艺术界领域也是享有非常高的地位。”
 
  同时,在中国馆展示动态《清明上河图》时,想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张择端版真迹也拿来展示,但国宝级的文物难于拿出来,现中国馆展示的是明代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图》真迹。
 
  B.百米长卷·功夫
 
  制作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必须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把扫描图细化,分成若干类似的经纬线,把人物或建筑物等分别编上代号,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出现顺序,编织成电脑程序……
 
  第二步:反复修改。“修改多少次,早已不记得了”。
 
  第三步:制作音效和现场调试,差不多也要花一个多月。
 
  “六成以上保留了原著”
 
  事实上,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与原版真迹有不少的差异。最直观的是,张择端的原版表现的是白天的开封城,而动态的《清明上河图》白天、夜晚两者皆有。
 
此外,“百米长卷”的人物会动,比如说第一秒钟的时候,一个人物在城里,但是过了两分钟后,他必须要走出画面。“我们的元素比张择端静态的元素要多一些,所以制作之初,就找到很多文史类专家研究,研究什么人该出现,什么不该出现。”于正说,张择端的原版上究竟有多少人一直存有争议,但基本上在600出头,“而我们日景的人物就出现了691个,绝对要比原著的人物多。”“六成以上保留了原著。”于正说,所有的人物衣着、行为举止都与宋代历史背景相符。
 
   “修改多少次,早已不记得”
 
  “我们得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他们给了我们一张分辨率还是不错的原件扫描图。”于正说,但是这张画因为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画于类似绢的材质上,所以本身有很多纹理及破损,扫描图只能作为框架图使用,其中需要很多修理工作。有了框架图,“还要把原图上所有会动的人、车、船等都抹去,全部用三维的技术重新制作。”而制作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必须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大概要花费两个月。把扫描图细化,分成若干类似的经纬线,把人物或建筑物等分别编上代号,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出现顺序,编织成电脑程序,相当于一本厚厚的词典,有70多人的团队分别制作。
 
  第二步是反复修改,也忙了足足两个月。“第一稿出来时,有太多的漏洞,比如人都跑到屋顶上去了,有的人应该骑马,结果下面没有马,很搞笑。”于正说,他们后来就反复修改程序或重新制作,“修改多少次,早已不记得了”。最后是制作音效和现场调试,差不多也要花一个多月。
 
  C.百米长卷·幕后
 
  于正坦言,制作如此繁琐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其团队协作最为重要:
 
  “我们没有纯粹的艺术家,也没有纯粹的程序员,也没有一点制作都不懂的销售人员,始终都是在这三者之间寻找平衡。”
 
  把动画投影到银幕
 
  事实上,动态《清明上河图》的技术,很难形容,既不是投影,也不仅仅是三维成像,也不是电影,而是三者之间的融合。上海科委在讨论世博应用技术时,把它命名为“基于大幅卷轴的数字化应用”技术。
 
  于正说,此种展示,既是投影技术,也是三维制作技术。游客在中国馆看到的,是他们用12台投影仪把制作好的《清明上河图》动画投放在银幕上。
 
  值得一提的是,电脑里的这段动画是扁长形的,在电脑上看不出效果。“所以用12台世界顶级的投影仪横向排列出来,再把它拼接组合起来,要看起来不会有褶,还要很连贯。有点像180度的长照片一样。”于正说。
 
  “事实上,我们做一个大而平整的屏幕也可以,但是观众会被直线视觉冲击,觉得很呆板,所以我们把它弄成褶的。”他说,但是他们又希望观众看的时候,完全忘记屏幕究竟是褶的、还是曲的,希望观众把注意力放在画面的内容本身上。于正解释,白色银幕不同之处在银幕起伏,最大的凹凸落差幅度有2.5米。
 
  团队协作最重要
 
  于正说:“为了达到国画的感觉,我们采用三维技术,反做成二维的效果。而不选择直接做二维,这是因为二维不利于修改。”让记者惊奇的是,这个用视觉震撼了大家的,都是一帮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年轻人。
 
  今年31岁的于正就是其中一员。他说,世博园中很多视觉展项都出自水晶石。 “这种技术看似简单,但很繁琐,不一定要去研究很尖端的科技。”他坦言,制作如此繁琐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其团队协作最为重要。“我们没有纯粹的艺术家,也没有纯粹的程序员,也没有一点制作都不懂的销售人员,始终都是在这三者之间寻找平衡。”
 
 
 
作者:本站讯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