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学家“跨界”展画作
发布时间:2010-03-13

吴家骅山水画作在深圳画院展出。 (韩墨/图)
 
  深圳著名建筑师吴家骅的60余幅山水画作近日在深圳画院陈列馆展出。3月9日,在深圳画院举办的展览开幕式上,这位建筑学家的山水画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界、设计界的专家学者前往观看,包括“大写意”、“小写意”、“习作”三个系列的作品,尽显艺术跨界的魅力。据悉,这些作品都是吴家骅2009年的新作,展览将持续至29日结束。
 
  吴家骅是深圳建筑界的老前辈,深圳东门老街环境设计、深南大道环境设计改造、深圳龙华中心区城市设计等都是其建筑设计及理论的实践。同时,他也是国内建筑界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他开创了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又致力于建筑设计实践,代表作有大禹祠、海瑞庙、王羲之故里、南昌大学等。他曾就读于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并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博士学位。所编写的《环境设计史纲》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环境设计史书。1997年起担任深圳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
 
  吴家骅在设计中强调平常心、追求完美,并将设计工作看成愉悦身心的事情。近年他还将这份自在的感觉以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独具一格。他强调,中国艺术与建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中国绘画、书法的章法、笔法具有天然的构造能力,可惜现在搞艺术的人和搞建筑的人均对此没有认识。
 
  无关功名,仅凭爱好,吴家骅一生习字临画不辍,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位艺术家,也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所谓的艺术品,他仅仅是为了在书、写、画中体会毛笔、水墨、宣纸带来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意趣。用吴家骅自己的话说,就是:“以书画为营生对于我来讲是不可能的,但是,让我业余地去搞美术同样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个性使然的道理。做一个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件幸运的事,中国人讲究书画同源,有支毛笔,有点墨就可以又写又画,其文人生涯就开始了。”
 
 
作者:梁瑛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