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蒙克有了专属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12-08

kkk_好图看看.jpg

蒙克博物馆

 

为纪念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近日,耸立于挪威奥斯陆峡湾的蒙克博物馆(New Munch Museum)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一座真正属于蒙克的博物馆,由西班牙建筑公司埃雷罗斯工作室完成,收藏了约2万8千件作品,囊括了绘画、素描、雕塑、版画、照片,以及蒙克的文件和个人物品,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个人博物馆之一。

 

蒙克,生于1863年12月12日,逝于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强烈与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1638956467204_好图看看.jpg

《呐喊》 1910年


蒙克的前半生被一连串暴风骤雨般的死亡所淹没:5岁时,蒙克失去了母亲;14岁时,他的姐姐苏菲死于肺结核,妹妹劳拉在非常年轻时就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1889年,他在巴黎获知了父亲的死讯,1895年,弟弟安德列亚斯在结婚后不久去世。由于母亲去世的早,蒙克由阿姨凯伦照顾长大。凯伦和蒙克的母亲一样善良,热爱艺术,正是在她的发现与鼓励下,颇具天赋的蒙克开始学习绘画。

 

1892年,蒙克受邀前往德国举办展览。尽管他的作品在当时偏离了主流审美习惯,但确实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并引发了一些人的共鸣,他们发出诚实的声音支持蒙克。蒙克终于在艺术界开始展露头角。

 

19世纪的最后10年,蒙克居住在巴黎和柏林,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被称为《生命组画》系列作品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生命组画》中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呐喊》。《呐喊》有四个版本,这是蒙克的习惯:同一幅作品画了又画。蒙克还喜欢先用一段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经历感受,在旁边配上草图,从草图发展成一幅作品。而那段著名的笔记是这样的:“我和两位朋友沿着路走着,夕阳要落下了,我感到一丝忧伤的气息,天空突然变得如血液一样鲜红。我停下了脚步,倚靠在栏杆上,极度的疲惫让我快要死去,我看见焰火似的天空仿佛是一把血红的剑,还有蓝黑色的峡湾和城市。我的朋友们继续走着,我被留下来,站在原地,恐惧得战栗,我感到自然中传来一声可怕的永恒的呐喊。”

 _1638956475963_好图看看.jpg

爱德华•蒙克 留影于1893年


1906年起,蒙克多次因精神疾病、酗酒进入疗养院休养,然而收效寥寥。1908年,蒙克进入精神病院治疗,并且在住院的八个月中,他接受了电疗。蒙克曾说:“我继承了人类两大最可怕的敌人——肺结核和精神错乱症。疾病、疯狂和死亡是自幼缠绕在我身上的三大恶魔。”

 

所以在蒙克的自画像里,始终眼神孤傲,睥睨着顽固的世人。

 

自幼饱受病痛与精神折磨的蒙克,曾怀疑自己活不过30岁,但他却在起起落落的健康状况中,达到80岁高寿。在蒙克生命的最后10年里,他似乎在期待了一生之后,终于可以全身心地迎接死亡的来临。

 

 
作者:本站资料室整理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