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刊发周天黎《我的艺术论》
发布时间:2017-01-20

2017年第一期《美术报》(1月7日出版)再以四整版刊发周天黎《我的艺术论》,《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者语、周天黎的文化观点一併刊出。《美术报》文中指出:


2016年12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中国艺术复兴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为通栏主标题,用两大整版编发周天黎《我的艺术论》,加上各大主流网站当天全文转发,在国內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很大反响。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央主流媒体刊发《我的艺术论》这样具有人文高度与时代意义的重要文论很有必要。作为人文艺术的领军人物,周天黎已经洞悉到,21世纪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遇到了时代文化精神的递进和本身绘画语言有待更新的双重问题。而她始终把人文思想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精神骨架,在虔诚继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又能以批判、开放和向前发展的文化心态,跳出传统文人画与当代审美意识的错位,认真思考“洋为中用”的现实意义,大胆借鉴西方印象派与现代主义绘画形式,深化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强烈的绘画语言和抒情体系。周天黎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视觉之表达,突破了惯用思路与方式的掣肘,并因出其不意的独创性打开中国绘画的新视野,为传统水墨语言进入当代艺术语境,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呈现出开宗立派的精神气象。



2016年12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本文时的编者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人的文化使命,历史会铭记为此做出贡献的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中华民族曾历经兴盛与辉煌,也曾因落后而遭遇外强之欺凌,经过不懈努力,现今正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个过程中,山河依旧壮,而中华文化却遭遇到了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强势冲击,我们应如何面对?该怎样自强?值得每一位中国艺术家扪心自问、深刻思考。


在此重要的历史时刻,本报开展了“中国画强元课题”,致力于推动作为中国美术核心的中国画成为世界美术“多元”中最强的一元。5年多来,该课题坚定不移地以“贯彻中央精神,推动中国美术界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推动民族艺术复兴”为宗旨,通过提出新的思想、理念以形成新的共识作为引领;通过提出中国当代美术大家新的评判标准,用于甄别、挖掘、推崇一批真正的国画大家和艺术思想家作为标杆旗帜;通过实践这个新的路径探索推动实现中国美术复兴,从而为中华文化复兴探索经验与打开突破口。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关注到了当代著名艺术家、艺术思想家周天黎女士,并从去年至今对其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作过多次的大篇幅报道。而每一篇文章的发表,都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认为在当前十分需要这样的人文艺术大家引领风气,发挥正能量,促进中国美术界、乃至文化界的精神递进。


怀有赤子之心、澎湃着艺术创作激情的周天黎,其精神家族中,有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屈原、嵇康、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唐伯虎、李清照、陆游、徐渭、八大、石涛、曹雪芹、郑板桥、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秋瑾、鲁迅、陈寅恪等等先贤巨擘,以及对世界一流优秀先进文化艺术思想的掌握吸收。她的绘画,灵性敏觉,创新求变,色墨相融,独具一格,在宋代绘画走到21世纪这个艰难的关节点之际,开创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她写艺论,哲理之辩,荡思八荒,坐看星云,独钓银河,启迪和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对当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产生着理论性影响。



2016年12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周天黎的文化观点:


许多年来,周天黎无惧八面风雨,人文帅旗高扬,雄关险隘坚守,一直澄怀观道,鲜明地坚持自己的文化观点:


“中国正在由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逐渐转型到以工业和信息为主的现代文明,这是几千年一遇的社会形态大变革。包容西方文化,学习西方文化,化之为中华文化,这样的举措没有错,关键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谨防把自己变成完全的西方式。试想,中国一旦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就等于失去了根和魂,那么国之尚在但中华民族谈何存在?所以才有了中华文化复兴之说,有此一说也是承认我们的文化在当代还没有真正崛起。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看成是由儒释道三大核心文化为主框架,多种文化、多元有序、相伴共存,形而成之为具有完善体系的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然而,时序进入全球化年代后,中华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为不被征服、颠覆或消解,在新的时代,在21世纪和未来的新世纪,必须走出农耕时代养成的守旧民族心理、落后思想观念与惯性文化生态;必须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激发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有利于与时俱进和历久弥新。看人类历史上多少强大的文明,最终都因保守自囿不再更新前进而沉灭,我们要认识到历史纹理的殇刻、谬误的悲哀、愚昧的代价,我们不能有文化复兴顺手而得的幻想。从炎黄、从尧舜禹、从夏商周、从先秦春秋、从汉晋隋唐,从宋元明清一直发展到现在,风雨苍黄中虽历经沧桑,先贤先进们却在一次次思想开化和解放中,使中华民族焕发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有我们的文化使命,现代科学的革命性突破、网络时代、创意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驱使我们要有变革前进的想象力,我们要在高度的文化自信中进!进,是我们的必然方向,而退,甚至退回到以往的那种蒙昧文化状态中去,决不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我们不能做文化鸵鸟,我们既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要做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华民族的文化向前发展,必须在承续历史精萃的基础上,整合现在新的文化、有机地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以不断创新和充实中华民族主体文化。从而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强元’。这样宏大历史中的战略定位,其意义不但可以解答中国文化发展模式之世界性课题,解决我们应该拿什么有现代价值、有现代思想的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有利于对今天和明天的全球华人社会发挥向心力、黏合剂的效果;还在于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与智慧来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正在酝酿新的文明高峰前期,我们要预先看到那种高处的精神光芒。新时代的中华民族主体文化应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特性、迈上了中国文脉更高台阶的新文化。她既要适合于当下作为一个开放的优秀民族与文化的世界强国之所需,也是世界文明与智慧累积至今一种新的突破与超越升华。她将为促进人类彼此了解、对话、交流、融通,倡导仁爱、同情、平等、理性而衍生出的一种把世界引向未来的‘人文和谐文化’,为构建世界新的文明秩序做出贡献!”


——摘自2016年7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时代呼唤艺术家为中华文化艺术复兴奉献思想、精神与好作品——贺〈周天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出版发行》一文。


 




 



 



 
作者:美术报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