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仙逝——艺术大师时代的终结?
发布时间:2010-08-28

 

作者:黄辉

   

 

    吴冠中先生溘然长逝,有人哀叹,中国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也走了。老人那张清癯的面容深深印记在每个人的心中……缅怀大师,站得越远,我们反而看得越真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师已走,斯人已去,我们不仅哀婉,中国当代艺术,谁能望其项背?谁堪称下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

东西冠中

20世纪初以来,中国艺术受到西方冲击,林风眠开创中西结合的发展之路,众多艺术家追寻其后,继续探索。作为一位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的人物,吴冠中在中西艺术融合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艺术是中西融合道路上的又一座高峰,对我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吴冠中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性、艺术创作的实验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以及抽象形式的共通性运用于创作之中,开创了独特的东西融合之路。他吸收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将东方传统美学的韵味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规律融于作品,充分利用点线面的造型语言,创作出有别于传统的水墨画和油画。作品既具有东方韵味的审美感,又兼备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规律,东西艺术自然汇合、杂糅,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面貌。吴冠中先生的创新思想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需要,为中国绘画事业带来生机活力,也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艺术发生的变化。

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朝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水墨画被置于边缘化的地位,囿于传统包袱之中,难以找到出路。另一方面,在全盘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基础上诞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始终难与传统相连,形成断层之势。中西结合虽然是众多艺术家共识,然而,真正能在理论和实际创作中形成独特风格的艺术家微乎其微。
  

20世纪的石涛
  

吴冠中不仅在艺术创作革新上形成独特面貌,他在美术创作理论上也多有建树,引发争鸣。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就引发轩然大波,激起了世纪末中国画坛之争。他提出的形式决定内容绘画的形式美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抽象美造型艺术离不开对人体美的研究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等言论,观点鲜明,字字有力,彰显了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主张与艺术观点,对中国画、油画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虽然面对众多不同的观点和声音,甚至谩骂,吴冠中坚持自己的思想,像一位勇往直前的斗士,毫不退让。
  

晚年时,他将这些言论集结成书。文字是其艺术表现的另一种方式,在他看来,文字的思想比绘画更深刻,他以诗性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一位艺者的声音。《我负丹青》、《望尽天涯路》、《画里阴晴》……都将艺术家自己的创作思想、观念和感想以简练质朴的文字表现出来。他的《我读石涛画语录》,从一位创作者的角度,与这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遥相对话,在艺术创作精神上一脉相承。
  

与其相比,在目前中国画坛上,无论是坚持传统中国画的艺术家,还是以前卫观念为出发点的当代艺术家,很少有人能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以清晰通俗的语言、文字表述清楚,树立一家之言。当代艺术虽然名家如林,在艺术理论的阐述和深化上,还没有哪位艺术家对艺术创作问题作如此直截了当的阐述,还没人能超越先生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画坛鲁迅
  

吴冠中喜欢鲁迅,他坦言:我想做一个美术上的鲁迅,但我做不到,我表达不出来。世上多一个齐白石没什么大不了,但少一个鲁迅,精神世界就不一样。在其一生,先生秉承自己信仰的鲁迅精神,敢说敢言,直言不讳。
  

吴冠中提出尖锐的问题,语言犀利,他指责美术界养了一群不下蛋的鸡,中国画如果陈陈相因,只有死路一条,教学评估劳民伤财,美协和画院养了许多官僚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 ……老人直言不讳,大胆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激烈的艺术主张和叛逆的个性常常使他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成为当代艺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正是这种敢说敢言的作风,促使相关人士、机构反思、讨论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促进艺术推陈出新,使艺坛焕发生机。先生敢说敢言,敢于说真话的品格,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勇气和良知,也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中国历代文人画家大多过着独善其身的书斋生活,也影响了当代很多艺术家,因此,很多人抱着消极避世情节,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苟安于世俗观念,得过且过,对艺术界、现实生活中诸多不正风气视而不见,以艺术家的名气获利。
  

大师远去,我辈蹒跚,在保守的艺术界里,还有哪一位堪称大师的人物能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胆识针砭时弊、击浊扬清?还能有谁以艺术家这样的身份来洞察社会问题,针砭艺术圈、艺术机构存在的不良风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00年以来,吴冠中各类作品总成交额高达数十亿元,作品成交价格频频刷新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纪录,作品成交总额几乎与齐白石持平。然而,面对蜂拥的财富和昂贵的身价,他仍旧保持一贯作风,俭朴行事,视名利为过眼云烟。他认为,一时的天价并不能说明什么,艺术的价值需要经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吴冠中将其一生辛勤耕耘的成果,大部分捐献给了中国及海外各大美术馆、博物馆。
  

20023月,他向香港艺术馆捐赠12幅作品;20059月,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幅精选作品;20068月,他将《一九七四年长江》、《江村》和《石榴》几件作品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20085月,他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6件精品;20089月,吴冠中113件作品捐献给新加坡美术馆;2009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36幅作品……就在离世前,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捐画,再次向香港艺术馆捐赠了5件作品,其中4件是2010年完成的。
  

谁继其后?
  

吴冠中先生的成就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融汇中西,创作出具有开拓性、独创性的艺术作品;二是学术观点鲜明,影响深远;三是著作等身,反响巨大;四是被国内外艺术界所公认,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美术馆收藏了其为数众多的作品;五是作品价格多年稳居内地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最高价。吴冠中的艺术经历不仅横跨中国近现代和当代艺术史,还卓然独立于西方近现代和当代艺术史,他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
  

艺术家刘罡在怀念吴冠中的文章中写到:我仍禁不住要哀叹,不是为吴冠中,而是为中国画坛,因为我实在想不出现在能有哪位画师可以填补吴老留下的大师空位。也许,这也是值得我们追问、思考的问题——大师仙逝,谁继其后?
  

纵观当今中国艺术界,堪称艺术家的为数众多,自封大师之人为数不少,然而,如果以以上的标准来衡量,符合的恐怕是凤毛麟角。
  

从油画领域看,借用目前通行的说法,分为写实画派和注重观念的当代艺术。写实画派中一些人的作品依然没有摆脱前苏联写实绘画的影响,并未开创出自己的艺术之路;一些人结合当下时代背景,用自己绘画语言创作出了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各方面的反响很好,但要做到融会贯通还须时日,离开宗立派也较远。当代艺术领域,不少人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语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本土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中找寻素材,以图开辟中国油画新局面。近几年活跃于市场的艺术家堪称代表,但是他们普遍缺乏鲜明学术观点和影响深远的著作,还具争议。
  

从中国传统文化培植出的中国书画,尽管不少人在国内影响很大,但以大师的标准衡量,尚有不小差距。中国书画历代大师辈出,想要在传统的道路上开拓创新,难度可想而知。不少人以传统笔墨表现当下生活,但要获得广泛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艺术门类亦然。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艺术领域交融、碰撞,谁的作品能名扬当时甚至流芳百世,关键在于谁能开创出为世界大多数人所能欣赏的大美来。
  

吴冠中的成功之路是无法复制的,但应该从吴冠中的艺术生涯中学会如何抓住时代的脉搏,超越地域的局限。空前开放的表达、信息交流的便捷、物质条件的优厚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诱惑、丰厚的物质条件带来的舒适生活却可能是时代带给艺术家的考验。
  

未来的艺术大师,必定是一个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的人,一个能化阻力为动力的人,一个甘愿为艺术献身的人。

注:该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学术观点和价值判断。本网站刊载此文仅为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黄辉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