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范曾先生某些错误观点
发布时间:2009-05-11

作者:程美信

  

    范曾先生在《我眼中的中国〈范曾谈中国书法之美〉》电视节目中,重述了当年季羡林先生的基本观点:“……,中国画是哲学的。东方的是经验主义、感悟主义、归纳主义,然后能够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它是重逻辑、重演绎、重天人二分。”这种说法兴起于清末民初,近年因季羡林的推波助澜而盛极一时,使得原本一个有悖常识的偏见成了权威性的主流观点。季羡林在《传统文化能否再写辉煌》一书中认为:“天人相分”是西方文化的特色,“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色。言外之意是,中国自古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西方文化“天人相分”特色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征服自然,西方人因此发展出现代科学和技术文明,所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观点被文化民族主义发挥到极致,其危险性在于没有全面认清西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实质,同时助长了文化沙文主义的狂妄心态,庇护了专制极权主义的愚民思想。

  

    道理不存在东西方的地域民族属性,不同文化之间的观念差异不等于真理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天人合人”或“神人合一”是原始思维和形而上学的核心主体,经验主义的感性归纳,不仅是人类最初认知世界的手段,也是后来逻辑理性所依赖的必要途径,理性是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概念归纳、客观分析、逻辑推理,从中获得相对可靠的精确判断。正是经验主义的种种局限,才迫使人类探索出相对理性的逻辑思维。人毕竟不是真理本身,无论理性工具达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只是它比靠感性经验更接近准确。换言之,中国本土哲学仍停留在经验主义层面,即所谓“天人合一”或“神人合一”的中世纪思维水平。

  

    范曾先生认为西方“重逻辑、重演绎、重天人二分”,这种说法在美术界极为流行,偏见成为画家们的常识观念。这可能跟艺术本身是经验产物有关,如他所说“中国画是哲学的”。事实上,艺术从始至终都是情感化的经验产物,包括写实的理性主义绘画也同样源自艺术家主观情感表达,也是古典主义艺术固有特征。关于西方是“天人二分”或“天人相分”说法,它无疑试图说明西方文化的劣质性和罪恶性,同时证明中华文化思想的“优越性”。众所周知,在笛卡尔之前,东西方哲学没有根本区别,欧洲人的“神人合一”贯彻了整个中世纪哲学思维。西方现代科学实证主义的兴起,使欧洲人开始有别它自身的历史传统,与中华思想观念有别是必然不过的现象。逻辑理性的“去神化”在于避免经验主义的不可靠性,不能将它简单归结为“天人相分”,即现代科学的“天”是没有人格神志,工具理性所带来不止是思想解放和技术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类欲望的膨胀和人口的激增,加剧了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世界并没有工具理性而带来理性的生活。要说“天人相分”,自从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之后,无时不刻都在利用或征服自然;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它是个典型的“天人相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工程,造成大地沙化、水土流失、生灵涂炭,是古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为灾难。没有依据证明“天人合一”哲学在中国阻止了权力欲望和实用主义的膨胀,相反,中国人对此是骄傲不已,如同西方人对工业文明深感自豪一样。这些历史教训迫使人类在发展上更加理性科学,当代环保意识就是强调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决不是要回到“天人合一”或“神人合一”中世纪。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愿意生活在中世纪。历史是不可逆转的,只有更加理性智慧与科学合理才是唯一的出路。

  

    传统中国哲学中的“天”本来就极为混沌复杂,并非纯粹自然的“天”。从老子的人、地、天、道相法观念来看,它无不是原始经验的朴素观,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天人合一”观念显然是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中派生而来,儒家思想的 “天”是个人格化的伦理秩序,将老子的神秘主义的“天”落实到具体的道德范畴。因此,皇帝老子成了真命天子,他们都是“以德配天”道德圣人,而且圣人之德可以替代相传,成了中国两千年来的道统纲常。?有趣的是,现在中国人对 “天人合一”的诠释,很大程度采用了现代科学方法,正如中医依赖现代科技手段一样,因为以本土传统哲学无法解释自然客在的“天”。现代生态主义发展观是现代文明引发危机的进步产物,并非东方的“天人合一”或西方的“神人合一”的哲学结果。这表明人类对理性工具的把握存在局限的,只有在吸取教训和反思错误才能不断克服矛盾。历史进步始终伴随着矛盾的演进。

  

    对东西方文化的轻率武断,作为一家之言未必不可。可是,季羡林与范曾先生均为中国人文界颇具影响的人物,即使他们试图提高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可轻率立论不免误导世人。何况中国本来就有严重的帝国沙文主义心态,随着廉价劳动力带来出口加工经济的发展,狭隘思想也跟着膨胀,以致专制主义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落后愚昧成了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中国画界更不乏传统派和恋古派,狭隘偏见在中国画家中成了权威真理是不奇怪的,连一向以“文化先锋”自居的当代艺术,均大做“民族身份”、“文化对话”文章,其实不过是迎合愚昧而已。谬误的合法化必将付出高昂的文化代价和社会成本。

 注:该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学术观点和价值判断。本网站刊载此文仅为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程美信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