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集体破产了
发布时间:2009-05-04

作者:程美信  

 

   

 

大众媒体以“80概括当下年轻一代,但将这种笼统划分提升为艺术创作的理论号召则不免本末倒置。因为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创造力的体现,也是展现人类个性天赋和独立精神的表现载体,任何抄袭性模仿都不具有原创价值。“80艺术家通过大头娃娃这一图腾符号作为集体认同的合法身份,并以互相抄袭、自我标榜作为主要活动,其实质无异于集体乱伦。

 

70后80后年轻艺术家被外界统称为卡通一代果冻一代独生一代。不管外界的归纳多么笼统粗浅,关键在于一些年轻人主动迎合“70“80的空洞口号,并成为自我标榜、集体跟风的运动员。除了媒体造势、商业包装、理论吹捧、大众起哄之外,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主动迎合才是主因,尽管大头娃娃存在图式构成、诠释文本的差异,可这无法改变它们血缘亲近的实质。“80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兴许具有一定文化象征意义;但要将大头娃娃作为一代人的艺术主体,充其量只是卡通一代果断一代独生一代的共同身份标志,此外并无文化实质意义,如同那些非洲各地的土著图腾,它们均散失了本体价值的旅游纪念品。难怪,有人入木三分的形容果冻一代:吃进的是果冻、拉出的还是果冻。

 

事实上,抄袭跟风已是中国文化的历史惰性,也是社会文化创造力匮乏的必然表现。不仅年轻一代如此,老一辈艺术家同样是抄袭成性,所谓艺术大师不外是开风格之先河者兼自我抄袭的复制者。中国后期文明之所以呆滞不前,主要在于审美的僵化、思想的贫困、社会的保守。不光社会不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学校也不注重个性长;人们更习惯于随波逐流、盲从苟且;独生一代生活在教育产业化、文艺愚乐化、价值功利化、信息高速化的时代里,容易形成趣味、价值、思想互渗的同一化。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应该比以往更注重文化的多样化与包容性,否则社会开放意味着一场的文化灾难;正如在一个封闭时代,为了促进社会交往而必须消灭方言,可在资讯开放而快速的时代,需要保护文化个性和尊重方言,目的在于防止文化过于单一化的内在危机。之所以,“80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一种集体统一化的风格特征,这在以往时代是不可能的。

 

    毫无疑问,大头娃娃在年轻人当中风靡一时,显然离不开理论造成与媒体渲染。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批评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大部分有影响力批评家的理论水平仍局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整个人文领域都出现类似滞后现象,基本停留在上个世纪末的知识精英化时代。对“80艺术的批评判断也沿袭了“85”期间的理论逻辑,忽视了时代语境的严重差异。另外,加之商业浪潮的推波助澜,艺术批评过于服从资本秩序的金钱逻辑,丧失了学术的严肃性和批评的独立性。就艺术的真情度而言,今日的 “80“85”一代人存在巨大区别,这显然有时代大环境的因素,包括今天的“85”一代人也散失了年轻时代的艺术真情度和文化使命感,并都服从浮躁的商业环境,成批复制早期的艺术成果,甚至雇人代劳批量生产。媒体与批评、画家与商人对此全然心照不宣,并炮制出一些当代艺术的明星大腕。基于相同的荒唐逻辑,以为那些娃娃头卡通味果冻色的空洞符号将带来功成名就和财源滚滚,结果是一场“80的理论破产,并制造了无数的艺术垃圾品。

 

    现在该是全面反思“80精神破产的时候了。除了理论批评界、艺术媒体、画廊商人之外,年轻一代更需要认识到:艺术不止是个体情感与独立思考的体现,更是历史进步的精神动力,而且它离不开艺术家开拓进取的智慧创造力。一代人不可能个个都是优秀艺术家,同样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功成名就。总之,任何盲从跟风者都是他人的艺术附庸,充其量不是低级艺人而已;凡是一名真正的艺术家,起码能够坚持个性张力、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大历史之所以不会停滞萎缩,其内在动力来自人类的创新智慧和开拓精神。

 

注:该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学术观点和价值判断。本网站刊载此文仅为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程美信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