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艺术大跃进对艺术战略资源的乱开乱挖
发布时间:2011-03-06

 

作者:西沐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财富的积累也在快速增长,并大多集中在公共管理部门,在困难时期十分有效的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的体制与机制,在面对如此巨大的财政预算时,我们有理由怀疑其效率与公平、公正性。时下,关于艺术及其艺术界发生的种种怪象,难免不让人更加关注这种担心。在很多的时候与方面,依托强大的公共支出,不少部门与地方已经或正在上演艺术大跃进的大戏。其具体表现有:一是忽视基础条件一味地念大求洋,一说发展文化产业,遍地涌出十分趋同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一说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各地蹦着高要打造画派,画家比着要高价,于是穿黄马甲的机构编制越来越多,动静越来越大,可实质却如茶水,味儿越来越淡;二是重硬件轻软件,楼也越盖越高,创作展览空间越来越大,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越来越少,学术能力越来越差;重投资、重级别轻人才,重主流背景,轻结果、轻效果;三是重数量及新闻效应、重形象,轻学术、轻深度、轻系统性;四是重事件本身的与媚上排场,轻视大众教育功能与深入持续的效应等等。如此这般,其实都在威胁着艺术战略性资源的发掘。

  

    那么,什么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核心的战略资源呢?所谓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我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在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不断成长与发育而成的民族文化精神,有了这种特质鲜明的文化精神,中国艺术品市场才有了灵魂与底气,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而又全面发展的基本血脉;二是立足民族文化而又面向世界的艺术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有无及大小,是决定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做大、做强的根基。艺术的根本本质不是别的,而是创造,而恰恰是这种看似不着边际的创造,构成了中国文化精神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撑。从更加长远的历史视角来看,这种创造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值标准与判断,因为,再浮华的外表,包裹的不外乎是一种持续的创造精神与能力。三是面向21世纪的强大需求。我们知道,对一个市场来讲,最为基本与核心的要素不是别的,而是看似平常与简单的供给与需求。在这对要素的对接与均衡过程之中,需求可能更多处于主动地位,在一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之中,不少状况下都是由于需求的变化打乱了市场的均衡,从而在寻找新的均衡过程中,市场逐步寻找到一种新的状态。需求对艺术品这样一个新兴市场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从全球视角来看,我们正在面临一种大的变革,一种文化发现及其文化价值重构的重要时机。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中华圈财富的不断积累,以及全球视野下中国概念的崛起与不断得到认同,基于中国文化精神基质之上的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正在被一步步地激发出来,这种潜在的巨大的需求,不仅仅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巨大资源,更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核心战略资源。我们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如果要研究与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就一定不能忽视这种战略资源,并且,要研究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就必须直面我们这种潜在的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迸发出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巨大的战略性需求资源。

  

    艺术大跃进的发展态势正在侵蚀着中国艺术品战略资源的形成与发掘,并将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复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值得我们去关注与学习的,那就是,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系统组织的进化都会朝着有利于该系统组织精英的方向演进。我们虽然无法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做到无为而治,但我们应尽量避免艺术大跃进对艺术事业及战略资源的伤害与侵蚀,让浮躁与功利主义主导了公共话语权与资源配置权,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遏制,遭遇大劫的就不仅仅是艺术及其市场的发展这么简单了。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来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战略资源的维护与有效率的开发?如何利用公共支出与公共部门的力量更好推动中国艺术品战略资源的保护与支撑战略资源的有效利用,坚决防患艺术大跃进的种种行为对这种战略资源的乱开、乱挖,危害中国艺术品市场日益形成的文化艺术利益,从而更好地保障与推动中国艺术及其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注:该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周天黎全球官方艺术网的学术观点和价值判断。本网站刊载此文仅为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西沐
 


周天黎(香港)艺术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2021033732号
美术馆地址: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arthkk@163.com